部分媒體對家暴受暴者的凌虐,像在傷口上撒鹽。
面對暴力事件,媒體,要有良心!


一個會施暴的丈夫,不值得妳的愛情。
真正的幸福,不需要妳委屈。

誰敢奪走我寶貝的孩子!那個我辛苦懷胎12個月,叫我時時刻刻牽掛,分分秒秒思念的孩子,如果,我必須和她分離,我的生命,我的心,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?

無法理解自己哪裡來的力量,這麼龐大的母愛,毫無條件的,心甘情願的,任勞任怨的,完完全全傾注在這個小生命的身上。她的骨骼,血液,皮膚,她的髮,她的眼,她的一切一切,都在我的體內養成。為了成就她,我使盡全部的力氣,七個多小時足以令人昏厥的陣痛,咬緊牙根的分娩過程,我精疲力盡,好不容易生下妳。那一刻,妳像一個小天使,輕輕的飛到媽媽身邊,小臉蛋像花朵兒一般可愛。看到妳,為生產奮鬥的心,剎時變得柔軟。妊娠紋,為我對女兒的母愛留下永遠的印記,我真的愛她,勝過愛我自己。

捷運列車揚起髮梢,順著最後一節呼嘯而過的車廂,我望向遠處。牆上,一個可愛小女孩的影像,像磁鐵一樣吸住我的眼睛。

小女孩牽著一隻大手,笑容,像陽光燦爛。
『多少孩子,因為家庭變故,被迫離開自己的親生父母….』
『這群孩子,在等一個家庭對他們輕聲呼喚:寶貝,我們回家了。』

這是台北市政府的出養廣告看版,看在眼裡,冷到骨底。被迫離
開親生父母?因為父母雙亡?父母離異?還是被父母遺棄?

邱小妹妹如果沒有被打到昏迷,離她而去的媽媽,會不會勇敢的向暴力的丈夫討公道?

根據現代婦女基金會的調查,大部分家暴案件中的施暴者,原生家庭中,也有一個會施暴的父親或母親。爸爸打媽媽,從小看到大,讓他認為使用暴力教訓另一半理所當然,讓他認為孩子不乖,打,是治本的唯一方法,暴力,成為他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。

精神醫師告訴我們,在沒有酗酒的狀態下施暴的人,有兩種狀態:
一,他對兩性關係以及親子教養,認知錯誤;

二,他有躁鬱或憂鬱的精神疾病,必須接受治療。

更進一步,你會發現,施暴的人,往往打死不承認自己會使用暴力。面對受虐者的傷口,他會狡辯:『都是因為你挑釁,因為你不聽話,一切都是你的錯,是你逼我的。』在一個封建的家庭中,這樣的情況更嚴重。

如果很不幸,妳嫁給一個會施暴的丈夫,讓我告訴妳,妳要勇敢,因為你並不孤單。台北市長馬英九召開記者會,正式向家庭暴力宣戰,請妳注意聽了!

台北市有非常龐大的家暴醫療系統,台北市政府有社工24小時支援,113家暴專線隨時待命,現代婦女基金會有專業的人員提供援助,大家都站在妳身邊,在妳需要的時候,所有的人都會竭盡所能保護妳,只要妳勇敢站出來求援,所以的力量會立刻從四面八方凝聚,所以的人都會在第一時間站出來,捍衛妳。

小妹妹的悲劇給我們一個慘痛的教訓。一個暴力的丈夫,先打跑了妻子,最後打死了自己的親身骨肉,這樣的悲劇,誰來防範?

第一,讓施暴者遠離暴力的原生家庭,接受精神治療。
唯有如此,從小看父親施暴的丈夫,才有希望矯正偏差的暴力行為;

第二,受暴的婦女必須勇敢說不。
很多受暴的婦女不敢吭聲,為了孩子委曲求全,一輩子當受氣包。
女性同胞,妳要知道,妳不是誰的附屬品,妳是獨立的,妳的身體不容許被侵犯。即便個性不合,即便溝通不良,都不足以構成任何允許暴力對待的條件,妳的尊嚴,應該被尊重。

第三,鄰居,學校要多管閒事。
當你聽到撕裂的慘叫聲,當你看到她傷痕累累,請你不要冷漠無情的轉頭離開,請你立刻撥打113專線,告訴社工,你看見有人受虐,請你,幫她求援。

妳想為孩子委曲求全,事實上,妳又造就了另一個家暴的原生家庭。妳的子女從小看到家暴的場景,兒子長大之後,又變成父親的翻版,變成會打老婆的施暴者,女兒長大之後,也會默許丈夫對她施暴,更嚴重的心理偏差,甚至會讓她以為,嫁給一個會打人的丈夫才有安全感。

委曲求全,絕對不會圓滿。姊姊妹妹們,有很多話想對妳說,總結一句:『請妳勇敢,向家暴宣戰。』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娜亞方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